首页> 查企业> 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 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裁判文书详情
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
-
信誉良好
注册资本:-
法定代表人:李旭修
联系方式:83896238
注册时间:2013-11-12
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延安三路234号海航万邦1号楼34层
简介:
-
展开
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与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案号:2015年西民(知)初字第16554号         判决日期:2015-10-19         法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当事人信息
原告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山东德衡律所)与被告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6月1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7月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山东德衡律所委托代理人王海军,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委托代理人罗铭君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诉讼参与人信息
暂无数据
案件基本信息
原告山东德衡律所诉称: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于2003年8月20日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德衡DEHENG”商标,商标局于2005年12月28日公告核准注册该商标,指定服务项目为法律服务。后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更名为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并依法向商标局将上述商标的注册人予以变更。上述商标被依法授权后,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以及更名后的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均持续使用了商标,该商标在核定使用服务项目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被告作为法律服务提供者将“DeHeng”作为商标标识大量使用在其宣传册和网站上,并且还使用原告商标中英文显著部分注册相关域名(dehengip.com),造成相关公众混淆误认,属于侵犯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故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一、被告停止在宣传册和网站(www.dehengip.com)中使用“DeHeng”标识,即被告停止侵犯原告第3681101号“德衡DEHENG”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二、被告停止使用域名“dehengip.com”;三、被告在全国性法制类报纸醒目位置刊载判决书全文以消除影响;四、被告因商标侵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20万元;五、被告承担公证费、律师费、差旅费等合理支出1万元;六、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辩称:首先,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使用德恒的中英文有合法来源,来自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特别授权;其次,被告域名也有合法来源,且对域名的使用客观上也不会造成混淆,不会侵害原告涉案商标专用权,故原告提起本案诉讼没有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依法应当予以驳回。 经审理查明: 经审理查明:2005年12月28日,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获准注册第3681101号“德衡DEHENG”商标,核定服务项目为第42类的法律服务,注册有效期限为2005年12月28日至2015年12月27日。 2014年2月7日,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获准注册第11448100号“DEHENG”商标,核定服务商品(第16类)为:印刷纸(包括胶版纸、新闻纸、书刊用纸、证券纸、凹版纸、凸版纸);活页封面小册子;目录册;信封(文具);印刷品;手册;书籍印刷出版物;期刊。注册有效期限为2014年2月7日至2024年2月6日。 2012年2月9日,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与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签署《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以独占许可的形式授权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使用第11448100号“DEHENG”注册商标(第16类)。许可使用的期限自2012年2月9日起至商标权有效期截止日。 2014年8月21日,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获准注册第11448099号“DEHENG”商标,核定服务商品(第35类)为:广告;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替他人采购(替其他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人事管理咨询;在计算机档案中进行数据检索(替他人);审计。注册有效期限为2014年8月21日至2024年8月20日。 2012年2月9日,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与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签署《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以独占许可的形式授权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使用第11448099号“DEHENG”注册商标(第35类)。许可使用的期限自2012年2月9日起至商标权有效期截止日。 2015年5月14日,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获准注册第11448097号“DEHENG”商标,核定服务商品(第41类)为:培训;讲课;实际培训(示范);安排和组织学术讨论会;安排和组织会议;安排和组织大会;安排和组织专家讨论会;安排和组织专题研讨会;安排和组织培训班;文字出版(广告宣传材料除外)。注册有效期限为2015年5月14日至2024年5月13日。 2012年2月9日,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与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签署《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以独占许可的形式授权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使用第11448097号“DEHENG”注册商标(第41类)。许可使用的期限自2012年2月9日起至商标权有效期截止日。 2012年2月9日,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与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签署《域名使用许可合同》,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以许可的形式授权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使用域名:http//:www.dehengip.com。许可使用的期限自2012年2月9日起至2032年2月8日止。 2012年2月9日,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与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签署《德恒与DEHENG商号权许可协议》,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从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处获得一项非独家、不可转让且免收特许权使用费的使用“德恒”和“DEHENG”商号权的许可。 2012年2月29日,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成立,经营范围:专利代理、商标代理、版权代理;经济信息咨询;技术咨询、服务、转让。 2013年12月7日,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在北京举办的“知识产权法律应用高层论坛”。会上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发放了北京德恒律治公司出具的一份“德恒知识产权宣传册”,宣传册封面右上角为标明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前身中国律师事务中心的图形标记,该宣传册封面右上角有“德恒知识产权”和“DeHengIntellectualPropertyLaw”字样,其中英文名称位于中文名称之下。封面中部有“DeHengIntellectualPropertyLaw”字样,其中“DeHeng”相对“IntellectualPropertyLaw”较大;内文内页下角均出现“DeHengIntellectualPropertyLaw”英文字样。该宣传册封底标有“德恒律师事务所(德恒法律集团)”、“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及相应地址、邮编、电话等信息。 2013年3月19日,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出具(2013)京方圆内经证字第03554号公证书,公证书载明:1、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网址“www.dehenglaw.com”,按回车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1;2、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的“德恒专商”链接,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2;3、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的“专业领域”链接,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3-4;4、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的“专业团队”链接,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5,依次点击直至页码32。其中页码1截屏,显示截面左上方有一图形标识及标有“德恒律师事务所”中文字样,其中文下方标有英文“DeHengLawOffices”字样,中央位置为一黑色长方形底衬,上书“德行天下恒信自然”,围绕该中心上下分为“关于德恒、专业服务、专业人员、最新信息、德恒专商、德恒论坛、社会责任、联系德恒”九个子栏目,多处出现“德恒”字样及D德恒。页码2截屏,显示截面左上方有一图形标识及标有“德恒知识产权”中文字样,其中文下方标有英文“DeHengIntellectualProperty”字样,中央位置为一黑色长方形底衬,上书“提供一流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围绕该中心上下分为“专业领域、专业团队、学术研究、德恒新闻、法律法规、文件下载、加入德恒、联系我们”八个子栏目,亦多处出现“德恒”字样及D德恒。 2015年6月15日,原告山东德衡律所向北京市方圆公证处申请对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网站中使用山东德衡商标的情况进行证据保全。北京市方圆公证处于2015年6月15日出具(2015)方圆内经证字第21662号公证书,公证书载明:1、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网址www.dehengip.com,进入对应页面,截图见页码1;2、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的“专业领域”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2-3;3、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左侧列表的“商标业务”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4;4、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左侧列表的“知识产权诉讼业务”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5,5、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左侧列表的“其它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6-7;6、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的“专业团队”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8;7、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的“章社杲”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9-11;8、返回步骤6所示页面,点击本页中的“李伟”,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12-14;9、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的“德恒新闻”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15;10、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的“加入德恒”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16;11、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的“联系我们”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17-18;12、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的“关于德恒”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19-20;13、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左侧列表的“组织结构”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21-23;14、点击上一步所示页面中左侧列表的“我们的服务”按键,进入对应页面,截屏见页码24。其中页码1、2、4、5、6、8、9、12、15、16、17、19、21、24截屏显示界面左上方有一图形标识及标有“德恒知识产权”中文字样,其中文下方标有英文“DeHengIntellectualProperty”字样。 2015年6月15日,原告山东德衡律所向北京市方圆公证处支付公证费1020元。 2015年6月30日,北京中科三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出具《域名转让证明》,证明dehengip.com原始注册人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注册时间为2007年4月10日。于2013年11月11日转让给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通过北京中科三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变更处理,北京中科三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为域名dehengip.com的注册商。 (2014)二中民终字第4390号民事判决书中认定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对“deheng”享有在先名称权。 (2014)京知民终字第153号民事判决书中认定案外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对“DeHeng”享有在先名称权。 上述事实,有被告北京德恒律治公司营业执照、第3681101号“德恒DEHENG”商标注册证、《德恒与DEHENG商号权许可协议》、第11448100号“DEHENG”商标注册证、第11448099号“DEHENG”商标注册证、第11448097号“DEHENG”商标注册证、《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域名使用许可合同》、宣传册、(2015)方圆内经证字第21662号公证书、公证费发票、《域名转让证明》、(2014)二中民终字第4390号民事判决书、(2014)京知民终字第153号民事判决书以及当事人陈述等在案佐证
判决结果
一、被告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停止使用带有“DeHeng”字样的宣传册; 二、被告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删除www.dehengip.com网页中使用的“DeHeng”字样; 三、被告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赔偿原告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经济损失五万元; 四、驳回原告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被告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4450元,由原告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负担2000元(已缴纳),由被告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负担2450(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同时按照不服判决部分的上诉请求数额,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上诉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如在上诉期满后七日内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合议庭
审判长闻汉东 人民陪审员果振敏 人民陪审员丛蕾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九日 书记员郭子沫
判决日期
2015-10-19

发布招标/采购信息

打开微信"扫一扫"添加客服咨询

IOS

Android

微信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