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标公告 >关于印发《肇源县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肇源县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 大庆 肇源县
招标公告
2020.0万元
  发布单位: 火标网  发布日期: 2021-01-11 20:20:17
咨询此项目热线:17696581266
详情内容
各乡(镇)场: 《肇源县****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肇源县农业农村局 肇源县财政局 ****年**月**日 肇源县****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省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部署,持续高效推进我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年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大庆市****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耕地质量为目标,以玉米、水稻秸秆还田利用和“五化”利用为主要任务,按照市场导向、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的原则,着力提升秸秆还田比例和综合利用水平,探索建立可操作、能落地、可复制、能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格局,促进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一主两辅、聚焦还田。根据土壤地力提升需要,坚持与黑土地保护同部署同落实,聚焦秸秆还田,有效提升耕地地力,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综合考虑秸秆资源种类、产量,秸秆产业基础优势、发展布局,以及农民意愿、运输半径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就地就近,统筹安排秸秆多元利用优先时序,避免资源闲置或过度竞争。 *.坚持政府扶持、农户为主。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和收储运有关方面的扶持力度,全面发挥农户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农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元主体投入秸秆综合利用。 *.坚持科技推动、延长链条。加强科技攻关,着力解决以玉米、水稻秸秆为重点的综合利用难题,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延长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 *.坚持健全机制、形成合力。县级定方案、定目标、定标准、定政策,各职能部门抓协调、抓督导、抓配套,乡(镇)场履行实施主体责任,村级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有力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工作目标 ****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计划达到**%以上,其中:还田利用率达到**%以上。剩余得不到利用的秸秆***%离田作业,实现全域全时段禁烧。 四、重点任务 (一)推进秸秆还田利用。 按照秸秆综合利用“一主两辅(还田为主,燃料化、饲料化为辅)”总体要求,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大秸秆还田工作力度,扩大秸秆直接还田比例。****年全县秸秆预计可收集量***.*万吨左右,要坚决实现还田利用量**.*万吨(含根茬还田),秸秆还田利用率达到**%以上的工作目标。 *、合理选择秸秆还田方式。按省、市秸秆还田工作部署和作业认定办法,统筹考虑作物熟期、秋收、还田和春耕环节的有效衔接,从不同作物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翻埋、碎混、覆盖、旋耕、搅浆腐熟等切合实际的还田方式,做到以行政村为单位,逐作物和地块明确秸秆还田利用方式,着力完成水稻翻埋还田*.**万亩、原位搅浆还田**.**万亩,利用量**.**万吨;玉米秸秆翻理还田*.**万亩、碎混还田**.**万亩、保护性耕作覆盖还田**.**万亩,利用量**.**万吨的目标。 *、建立秸秆还田技术规程。按照《黑龙江省秸秆还田耕种机械化技术模式》和《大庆市秸秆还田农机化技术模式指导意见》,各乡(镇)场要分类确定秸秆还田耕种机械化模式,明确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原位搅浆腐熟还田,玉米秸秆翻埋、碎混和保护性耕作覆盖还田等模式的技术标准,建立秸秆还田技术规程,保障秸秆还田有效开展。 *、保障秸秆还田机具综合配套。要根据****年秸秆还田工作任务,搞好机具需求和秸秆还田监测仪安装测算配套工作。机具总体够用的,要整合机具资源,统筹布局安排,科学合理调度,确保机具配备到位;机具数量不足的,组织作业主体利用购机补贴和秸秆还田机械补贴政策,购买秸秆作业机具,确保满足完成工作任务需要;作业主体缺乏的,要通过开展跨区作业、公开招标等措施,确保还田任务落实落靠。切实抓好秸秆还田检测仪安装工作,确保符合标准的作业主体获得政策补贴。 *、集中连片落实秸秆还田地块。深入抓好秸秆还田任务目标的细化分解,坚持以村为单位、集中连片作业原则,统筹考虑不同村屯种植结构、土壤条件实际,集中统一规划秸秆还田地块,切实把工作任务细化到乡村、分解到作物、落实到地块,做到连片作业、规模推进、降低成本、提高实效。 *、创建秸秆还田组织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合作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营的秸秆还田组织模式。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场要采取统一规划,农机合作组织作业、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规模连片作业。各个乡镇要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组织发动工作,探索以合作化生产的方式落实秸秆还田地块,建立“村集体+农机服务组织+农户”等符合实际的还田组织模式,推动秸秆还田有序深入开展。 (二)推进秸秆离田利用。 *、推进秸秆燃料化利用。稳步开展秸秆压块利用,积极推进固化成型燃料站扩大产能,积极引导农户更换生物质炉具。有条件的乡村要抓*-*个整村推进应用生物质炉具试点,满足农户炊事采暖需要。推进庆翔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扩大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年计划落实燃料化利用量*.*万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农户直燃**.*万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 *、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积极扩大青贮利用规模,落实青贮玉米“在每吨国家补贴**元的基础上,配套增加**元”的补贴政策,组织专业青贮企业和养殖场与农户搞好对接,扩大青贮面积和数量。推广秸秆氨化、膨化、黄贮、微贮等技术,推动水稻秸秆饲料化处理。****年计划落实饲料化利用量*.*万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 *、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探索堆沤腐熟技术,提升秸秆到有机肥的转化比例。积极引建以秸秆为原料的有机肥生产企业,扩大有机肥生产规模。 *、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探索秸秆基料生产食用菌新技术,大力发展双孢菇、杏鲍菇等以秸秆为主要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培育壮大食用菌基料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以食用菌规模化发展带动秸秆基料化利用。推广以秸秆为原料的水稻育秧盘,拓展秸秆基料化利用途径。培育秸秆秧盘生产企业,壮大全市生物质水稻育秧盘生产能力。 *、推进秸秆原料化利用。探索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围绕现有基础好、技术成熟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的重点行业,加大项目招商力度,鼓励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非木浆纸、木糖醇、新型板材、降解膜、环保餐具、生物航空燃油等产品,提高秸秆附加值。推进秸秆工艺化利用。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利用传统工艺优势,发展草编专业村、专业户,创意发展草编技术,在草帘、坐垫等基础上,开发草编工艺产品。 在抓好秸秆“五化”利用的同时,对其余得不到利用的秸秆,要统筹利用离田政策和资金,以乡村为单位统一对辖区内留田的秸秆开展离田作业,确保实现全部离田。建立离田秸秆管护机制,做到专地点存放、专人员管理,避免出现重大事故。秸秆还田离田作业时间节点以不误农时为标准。 五、政策方向和补贴标准 (一)秸秆还田、离田利用环节 *.玉米秸秆全量翻埋还田作业补贴。翻埋作业深度达到**厘米,达到待播状态后每亩补贴**元,其中省级补贴**元,县级补贴**元。 *.玉米秸秆松耙碎混还田作业补贴。碎混作业深度达到**厘米,达到待播状态后每亩补贴**元,其中省级补贴**元,县级补贴**元。 *.玉米秸秆联合整地碎混还田作业补贴。达到待播状态后每亩补贴**元,其中省级补贴**元,县级补贴**元。 *.玉米保护性耕作项目补贴。按照国家和我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有关政策执行。 *.水稻秸秆翻埋还田作业补贴。翻埋作业深度达到**厘米加减*厘米以上,每亩补贴**元,其中省级补贴**元,县级补贴**元。 *.水稻秸秆旋耕还田作业补贴。旋耕作业深度达到**厘米,每亩补贴**元,其中省级补贴**元,县级补贴**元。 *.水稻秸秆原位搅浆腐熟还田作业补贴。作业深度达到**厘米,适量喷施秸秆腐熟剂,每亩补贴**元,其中省级补贴**元,县级补贴**元。 *.玉米和水稻秸秆离田利用,根据其当年实际利用秸秆量给予每吨补贴**元。 *.玉米青贮配套补贴。利用国家粮改饲项目,对所有地上窖贮(含平贮)全株玉米青贮进行补贴,在每吨国家补贴**元的基础上,省级配套补贴**元。 **.离田作业环节补贴(已享受玉米和水稻秸秆离田利用补贴的不在补贴范围之内)。玉米、水稻每亩补贴**元。 还田作业均要经农机指挥平台智能终端检测作业合格后,方可享受作业补助。 (二)农机购置补贴环节 在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省级按照所购机具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额度的三分之二给予累加补贴,总补贴额不超过机械销售价格的**%。 (三)“三年行动计划”相关补贴政策。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建站补贴。按照年产*.**万吨投资***万元、年产*万吨投资 *** 万元的建设标准,分别按照实际完成投资额度的**%、**%给予补贴,最高补贴额度分别不超过**万元和***万元,省级和县(市、区)按 *:* 的比例分担。 *.秸秆工业原料化项目建设补贴。对新建并已经投产运营的秸秆工业原料化项目,按项目设计能力一次性给予每吨秸秆***元的补贴,省级和县(市、区)按 *:* 的比例分担。 *.生物质炉具购置补贴。对购置安装户用生物质炉具的农户,按照每台****元测算,给予实际购置价格的**%补贴,即每台给予补贴资金上限不超过****元,高出部分由农户自筹承担。省级和县(市、区)按 *:* 比例分担。 *.生物质锅炉补贴。对乡村两级的政府、学校、卫生院等机关事业单位和集中供热企业改造或新建生物质锅炉替代燃煤锅炉,不含城中村和城市近郊区(城市供热网络能够辐射到的为城市近郊区),并实际燃用秸秆成型燃料或秸秆打捆直燃的,每蒸吨给予 * 万元定额补贴,单个项目锅炉最高补贴额度不超过**万元。省级和县(市、区)按 *︰*的比例分担。 (四)县级奖励政策。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乡镇综合排名第一名*个,奖励**万元;第二名*个,每名奖励**万元;第三名*个,每名奖励**万元;无火点乡镇奖励**万元,无火点的场按照耕地面积,奖励*-*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市要求,从今年秋季开始实行农作物秸秆全域禁烧。县政府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农业农村、发改、环保、工信、财政、自然资源、税务、交通、电业、城综、住建、公安、气象、宣传、应急等单位及各乡(镇)场组成,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推进技术指导、资金拨付、建设用地及项目建设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负责综合协调推进工作。各乡(镇)场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责任主体。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建立县督导、乡(镇)场落实、村实施、农民合理利用的工作推进机制。各乡(镇)场要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工作落实机制,为高效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二)释放政策效应。给乡村在资金申请额度范围内充分自主权,实施个性化的利用方式,鼓励乡村制定奖励措施,调动作业主体和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效。要加强乡村财政投入,制定灵活的综合性的政策措施用于秸秆综合利用。 (三)创新组织方式。建立县、乡(镇)场、村屯、地块四级网络管理机制,将秸秆还田和离田的具体方式,落实到到户、地块,明确各乡镇、各村屯、各地块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并落实工作责任。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给予问责。要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台账。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分户建立秸秆申报、处理和资金发放台账,详细记录作物面积及类型、秸秆量、处理方式、收获者及处理者信息。要细化工作流程。各乡(镇)场申报、审核、秸秆处理、公示、验收、资金发放要明确时间节点。成立财政、农业、审计、纪检等部门工作组,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各项目实施主体的收贮和利用情况进行实地验收。对于秸秆机械还田的村屯、农户,以乡镇为单位成立镇村督查领导小组,负责地块、面积的落实及抽查验收工作,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技术方面的服务指导。对获得秸秆综合利用作业补贴的农户、作业主体实行公示制。 (四)强化技术支撑。抽调农业技术、农机技术专业人员,组建县级秸秆综合利用专家组,深入开展秸秆还田离田利用的技术推广、研究及成果转化,深入研究完善适合全县的秸秆还田、离田模式。以乡(镇)场为单位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专题讲座、宣传册、明白纸等方式,推广简便实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先进技术普及应用。 (五)严格考核奖惩。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按照《肇源县****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合同制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对象、内容、程序及评价指标和评分细则,县与乡镇、乡镇与村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县里成立专项督查组,对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对未完成秸秆综合目标利用任务的进行追责。各乡(镇)场要延伸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健全本乡镇的秸秆综合利用绩效考核指标,开展常态化监督管理,形成有利于秸秆综合利用的激励约束机制。 (六)广泛宣传引导。切实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张贴公告、短信群发、媒体宣传、悬挂条幅、专题会议等方式,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新型主体、秸秆利用企业主动参与意识,营造由不想还田到主动还田、不想利用到主动利用的工作氛围,坚决完成秸秆综合利用任务。切实加强典型培育。还田利用方面以乡镇为单位统筹培育秋收、还田和整地的典型,离田利用方面围绕“五化”选树可复制、能推广的典型,适时举办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展示会,充分利用新媒体展示工作亮点,推广秸秆利用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项目官方指定标书制作单位:18652225819

IOS

Android

微信客服

APP下载

注册